解析自吸泵的工作原理
什么是自吸泵?这是一种具备一定自吸能力的离心泵,是一种水泵在吸不上水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方便启动,正常运行的水泵,在中国,多数自吸泵都未自吸离心泵。
对于自吸泵而言,其工作原理并非完全一样的,分别由内混式自吸泵,外混式自吸泵,泵本身提供动力的真空辅助自吸泵此三类产品,因此,我们如果要了解自吸泵的工作原理,则必须针对这三种类型进行解析。
1,内混式自吸泵
自吸泵启动前泵体内灌入适量的液体(淹没叶轮),回流阀打开,压入室与吸入室相通,叶轮旋转后,将吸入室和叶轮中的液体,经叶轮输送到压出室中去,叶轮进口处形成负压,吸入管路中的压力高于吸入室的压力,因而使吸入阀打开,吸入管路中的气体经吸进入叶轮,压出室中的液体经回流阀孔、吸入室,又被吸到叶轮进口进行气液混合,叶轮并将气液混合物输送到压入室中去,由于气液分离室容积足够大,使得流速降低,靠液体和气体比重的不同而进行气、液分离,气体经压出管路排出,液体又经回流阀孔被吸进叶轮再与气体进行混合,依次循环,直至吸入管路内的气体被排净为止,这时自吸泵就完成了自吸过程而达到正常工作。
2,外混式自吸泵
水泵启动前先在泵壳内灌满水(或泵壳内自身存有水)。启动后叶轮高速旋转使叶轮槽道中的水流向涡壳,这时入口形成真空,使进水逆止门打开,吸入管内的空气进入泵内,并经叶轮槽道到达外缘。另一方面,被叶轮排到气水分离室中的水又经左右回水孔流回到叶轮外缘。左回水孔流回的水在在压力差和重力的作用下,射向叶轮槽道内,并被叶轮击碎,与吸入管路来的空气混合后,甩向蜗壳,向旋转方向流动。然后与右回水孔流来的水汇合,顺着蜗壳流动。由于液体在蜗壳内不断冲击叶栅,不断被叶轮击碎,就同空气强烈搅拌混合,生成气水混合物,并不断地流动致使气水不能分离。混合物在蜗壳出口被隔舌剥离,沿短管进入分离室。在分离室内空气被分离出来,由出口管排掉,而水仍经左右回水孔流向叶轮外缘,并与吸入管空气相混合。如此反复循环,逐渐将吸入管路中的空气排尽,使水进入泵内,完成自吸过程。
3,真空辅助自吸泵
该自吸泵的工作原理本站暂时未找到相关资料,未免误人子弟,暂时闲置,以后单独开文为大家讲解。
相信大家在充分了解外混式自吸泵和内混式自吸泵的工作原理之后,自吸泵的工作原理问题,应该难不住大家了吧?好吧,让我们在后续的文章中继续关注自吸泵的更多精彩资讯。